【编者按】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在园区600多人的大家庭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默默奋斗在平凡的岗位,用热忱的态度、精湛的技能、无私的奉献赢得同事和宾客们的信赖与尊敬,为园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成为园区“正能量”的代表。总经理办公室特开设【传递“正能量”】专题,采访2012年度获得先进称号的部分代表,向我们身边的优秀榜样学习致敬。
――记安保部中控员李宝利
7号楼中控室,大大小小的监视屏挂满了一面墙,李宝利坐在屏幕前,警惕的观察着园区各个区域的情况。就在这时,“滴滴滴”一阵尖锐的报警声打破了中控室的安静――“5号楼4层厨洗间报警!”李宝利迅速查看消防主机,拿起对讲机呼叫5号楼附近的同事赶赴现场。原来有学生将保温盒放在微波炉里长时间加热,导致保温盒变形融化,产生的烟雾触发了报警系统。幸亏发现及时,处理迅速,才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
“把火灾扼杀在萌芽状态是我们的职责。”李宝利说,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消防报警,每个月大约有一百多次,平均一天3-4次。他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次经历:一天晚上,8号楼某个房间消防报警,他立即赶过去,但是敲门却没有人回应。当时在楼道里已经能够闻到东西烧焦的糊味了。正当他联系客服中心的服务员准备开房门时,住户回来了。他赶紧向住户说明情况。打开门一看,房间里都是烟,锅里的饭已经全都烧焦了,若是再晚一些发现,后果不堪设想。这位住户说自己煮饭时觉得短时间不会熟,就带着小孩散步去了,结果把煮饭的事彻底忘了。看着一片狼藉的现场,住户后怕不已,握着他的手直说谢谢。
不过,李宝利的工作也并非都会得到客人的理解。仔细翻看消防报警记录本,会发现8、9号楼报警最为频繁,其中有几个房间报警特别多,时间基本都集中在午晚餐时段,而报警的原因则是做饭时不开抽油烟机,油烟过大引起烟感报警。对此李宝利也有些无奈,因为即使反复提醒,可有些客人还是没有开抽油烟机的习惯。虽然这种情况不会造成安全事故,但对中控员们而言,警报就是命令,出现警报必须立即上门查看原因。时间一长有些客人就感到反感,有的人态度不好,有的人连门都不开。李宝利说他理解客人的不满情绪,“如果每天做饭的时候都有人来我家敲门,我也会烦”,但作为一名中控员,决不能因此就放松警惕。有句俗语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每次消防报警都是火灾危险的信号,都必须迅速处理,即使有时候白跑一趟,虚惊一场,也决不能因为麻痹大意而酿成灾祸。“这就是我的工作,工作做到了,心里才踏实。”
除了接报火警信息,监控是中控室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园区目前有七百多个监控摄像头,它们就像是中控员的眼睛,时刻洞悉着园区的一切情况,有了它们,李宝利和他的同事们就能够“眼观六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不过,监控工作可绝不像外人想象的“看默片”那么轻松惬意。7号楼中控室有38块屏幕,有的显示固定位置图像,有的则不断切换监控镜头。同时兼顾这么多屏幕,而且还要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挑战的不仅是眼力,更是对观察力与责任感的综合考验。有一天深夜,李宝利在监控屏幕中发现有两个人在8号楼附近徘徊,过了一阵子,她们一人推着一辆电动车往7号楼这边走,李宝利立即起疑:“这么晚了那两个人怎么会推着电动车走?”于是他立即通知保安员拦住她们。经过询问发现这两个人是偷车贼,打开了锁车的链锁却无法启动电瓶,于是就推车走,没想到被李宝利的一双利眼看出了破绽。而李宝利也又一次凭借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挽回了客人的损失,维护了园区的安宁。
对于中控室的监控设备,中控员每天都会进行检查维护,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设备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有些时候它们比人还累,所以上班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发现故障第一时间报修。”李宝利说这些设备与其说是他的工具,还不如说是他的朋友。只有像朋友一样关心它们,像朋友一样互相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来园区工作两年多了,每天上班时注意力都要高度集中,精神高度紧张,敏锐的观察力与快速的反应力缺一不可,李宝利坦言这份工作并不轻松,但作为园区安全的守卫者,他也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他说:“不仅是我,园区里的每一位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都是值得尊敬的。”的确,园区的安全平稳运行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与奉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论身处哪个岗位,每一位员工都是园区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让我们更多的人都像李宝利一样,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怀抱一颗为园区发展添砖加瓦的心,携手并肩为园区“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目标的实现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