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加入收藏

新园动态

新园动态

【传递“正能量”】破茧成蝶的老员工

编者按】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在园区600多人的大家庭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默默奋斗在平凡的岗位,用热忱的态度、精湛的技能、无私的奉献赢得同事和宾客们的信赖与尊敬,为园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成为园区“正能量”的代表。总经理办公室特开设【传递“正能量”】专题,采访2012年度获得先进称号的部分代表,向我们身边的优秀榜样学习致敬

【传递“正能量”】破茧成蝶的老员工

                                                   ――记客务部客服中心领班许丽佳
   
从2008年来园区工作,许丽佳已经在园区度过了近5年的时光,年轻的她已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员工了。回忆起刚到园区报道的那天,那时6号楼往西还是一片繁忙的工地,又没有任何显著标志,她拖着重重的行李箱,打听了好多次才找对地方。对比如今园区整洁优美的环境,她笑着说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的不仅是园区,还有许丽佳自己。刚来园区时,她还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姑娘。那时候9号楼试营业不久,人员紧缺,到客服中心上班的第一天,她就在同事的带领下查房,往返各楼层协助解决问题,一天下来腿跑得生疼。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时,她哭了。第一次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熟悉的朋友,现实与理想之间有着那样大的差距,满心的委屈也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
      可她不想就这样离开,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选择放弃,自己永远都不会长大。于是,凭借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她坚持了下来。一天,一位住9号楼专家公寓的老教授给客服中心打电话,要求打扫房间。她立刻联系公寓服务人员到老教授家进行了清扫。这本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客服中心每天都会接到几十个、上百个类似的电话。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位老教授又专门打电话给她,对她礼貌的态度和及时的传达处理表示感谢。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处理问题,客人的感谢让她感到温暖,感到了工作的成就感。从此,忐忑纠结逐渐被从容自信取代,她慢慢喜欢上了客服中心的工作。工作时,有领导的指导关怀、同事的紧密配合,忙碌充实;休息时,去学校看看书,邀上几个好友去五道口逛逛,悠然惬意。她享受着在园区工作生活的点滴,这里让她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2011年5月,园区1号楼进入最后的筹开冲刺阶段。作为一名老员工,许丽佳被派到1号楼协助领导进行客服中心的筹开工作。这期间,她真正感觉到肩上的担子重了,需要学习的东西多了。1号楼客服中心面积狭小,但放置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少,大到办公桌椅、冰箱、文件柜,小到梳子、拖鞋、插线板,少一样都会影响对客服务质量。她积极思考、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小小的工作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担负起了1号楼客房神经中枢的重任。
      地方有了,人员又是一个大问题。那时1号楼客服中心大多都是新来的实习生,为了让她们尽快掌握岗位技能,从接听电话到操作酒管系统,她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步骤都耐心讲解示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较短的时间里把一个个实习生培养成合格的客服人员。她的敬业与奉献得到了同事的敬佩和领导的信任,2011年8月,她成为1号楼客服中心领班。作为一名领班,除了业务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班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她运用情感管理与员工进行姐妹式的沟通交流,了解大家最真实的想法,帮助大家排忧解难。当有人在工作方面出现问题时,她会毫不犹豫地指出来,要求改正。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中关怀帮助,以身作则,宽严相济,在她的带领下,这个年轻的班组团结和谐,充满活力。
      有时候成长需要的仅仅是那一点坚持的勇气。5年前那个坚持不放弃的懵懂女孩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干练的基层管理者。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考验,也充满了收获与喜悦,恰如蝶蛹破茧,在艰难拼搏后迎来万里晴空。愿更多的人都能像许丽佳那样拥有坚持的勇气,用属于自己的美丽翅膀自由高飞!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

分享到: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关新园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6号   邮编:100871   总机:(8610)62752288   E-Mail:pkugv@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