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19日至12月7日是管理部2012年的班组及个人总结时间。九部一室57个班组全体员工将集中在32场总结会里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梳理回顾。管理部将设立【年终总结】专题对总结会上班组及个人总结的精彩片段进行展示,供大家学习借鉴。
第十五篇 总经理办公室
总经理办公室是园区各部室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行政文宣、司机班、绿化班,三个班组九名成员,虽然人员数量少,但所有人都充满着工作热情,为2012年快速发展的园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以下是他们班组及个人总结的精彩片段:
在探索中走向成熟
2012年悄然流逝,感谢园区的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予我信任和支持,在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协助、理解下,我的工作基本取得满意成果。
即将迎来在中关新园的第五个年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在期待与向往未来的同时,有必要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一个回顾,总结以往的经验,以待在新的一年有所改进。……
一年的工作纷繁复杂,上百种稿件处理时间长短也不同,但我都是认认真真、保质保量,统筹安排每项任务,一般都会设计出3-5个初稿供使用部室选择,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过去的一年整体上是紧张、忙碌、充实的,也是充满责任心的一年。
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要保持设计激情、又要成熟冷静。设计工作是快乐的,工作即是学习,学习即是工作,更要有创造欲,要会创意,要会绘图,要会沟通,要会精炼、明确、有说服力地表述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并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回顾这一年,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能力
每当面临重大的设计任务时总会倍感压力,开始搜集各种资料(包括艺术形式、色彩搭配、各种风格的设计图片等),接下来寻找设计灵感,沉思、焦灼,经过短期的痛苦煎熬,终于有了满意的创意时会感到倍感轻松。每当经过艰苦的磨砺,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大家的肯定时,便是工作中最大的快乐!
在我的印象中非常深刻的一次任务是为位于1号楼2层大厅的许文融教授水墨巨作《春游台湾阿里山》设计说明。这幅画作的捐赠,代表着海峡两岸文化融合、代表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真挚友情,设计这幅画作说明我感觉压力很大。从说明的尺寸、样式、风格和领导进行反复推敲、商议、修改,最终确定为铜雕效果的两侧弯曲边缘画轴形式。技术方面,除了完成传给厂家的展开图制作稿,我还要做出效果图,把铜雕材质的效果呈现出来,通过设计软件,设计出画轴外形,并一步步制作出来,最终呈现给领导画轴型说明制作出来后的预期效果。样式确定后,另一个问题是专业知识范围内未涉及过的铜版说明底座的承重问题,底座的大小、高度、宽度,于是和采购组的同事一起沟通、解决。
一直以来,我坚持的理念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而我深深体会到能力来源于实践。在能熟练掌握设计软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的同时,还要主动学习,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并提高自身的设计感。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我尽力精通本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例如通过复习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的课程,巩固专业知识、熟悉有关行业规范、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时刻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
另外的一种能力听起来很平常,但是对于印刷品方面来说至关重要,那就是细心。我工作的主要重心便是印刷品,制作完成后如果有一丝错误,那时错了便是错了,是无法补救的,所以这几年的工作中,练就了工作上的认真仔细,“在设计前认真构思定位、在设计过程中合理构图排版、在下厂制作前反复校对、在到货时仔细检查”,成了我时常复习的必不可少的功课。
二、沟通
作为一名平面设计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是重中之重,不过和各部室之间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每个部门中有设计需求的同事,就相当于是我的客户。
在今年,结合之前的经验与不足,我对所从事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对之前接到任务的不便因素进行剖析,对设计规范进一步摸索,最终编写了“设计意向登记表”。在各部室有需要设计的工作时,会提前填写这份表单,更利于我们之间的沟通与认知,从而了解对方需求,明确工作方向。在日后的工作中,加强关注度,留意各部室有无设计需求,及时协助解决,与其他各部室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互相支持。
三、心态
在我眼里,设计这份职业,它能磨炼人的意志,淡泊人的心灵,平面设计能得到快速提高,人的心理也会快速成熟起来。
坚信着“态度决定一切”,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设计工作者,要不断地开拓设计思路,立志于设计理念与园区形象相融合,是我目前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所以我会和园区所有同事一起努力,为园区不断壮大,更好的发展来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另外,出现工作上、思想上的各种问题,也应及时汇报领导。工作之余我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思想道德。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履行岗位职责,才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
为园区的各项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需要的是在工作中有充分的自由空间来发挥和展示我们的能力,对每一个挑战和机遇我们都能够有自信和想法去接受,并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我想这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才是最大的快乐。
四、几版折页看园区,我与园区共成长
纵观这四年来,工作中的一项便是对园区折页进行设计与改版,一共设计两版、优化两次,共印刷过四次折页。
记得刚刚来到园区的时候,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对当时的折页进行优化,将中英文两版合并,那时还是一册内容简单,只有简介、客房公寓与会议介绍的三折页。所有的照片素材,是9号楼客房与8号楼专家公寓的,6号楼留学生公寓当时还没有完工,只有一个平面示意图;会议室只有7号楼的205、305;配套设施也只是主要介绍的9号楼商务中心。那时的园区就像一棵刚刚破土而出嫩芽,需要我们共同呵护。那时的我也只是一名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应届毕业生,也在园区领导的帮助、引导下,逐步适应工作环境、熟练设计软件、熟悉工作流程。
随着6号楼的竣工,我们的折页要改版了,那时的我异常激动。如果说第一版折页是我的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那么这一版折页便是我的一次转折。因为第一版是在原有基础上优化,而这版的设计排版是独立的设计成果。在2009年我们的餐饮、康乐简介加入到折页,2010年我们的和园有了详细介绍。那时的园区就像一棵已长出几个枝丫的小树,部室更加完整、分工更加明确、管理更加完善。
在今年,最新版的折页诞生了,我们的简介中有了园区的全景图;我们的客房加入了1号楼酒店;我们的公寓从当初的只有6号楼71套房发展成至今各楼宇共1542套;我们的餐厅从2009年只有和园主题餐厅,又增加了怡园中餐厅、时光西餐厅和晨光咖啡厅;我们拥有了800余平的群英宴会厅和300余平的科学报告厅;我们的康乐设施完善了,各个场馆投入使用;我们的配套设施不仅仅是商务中心,邮电所、礼品店、超市、照相馆、美发等相继建立。我们的园区从2003年开始,就要成长为10个年轮的大树,这版折页凝聚了我们整个园区的建设成果,也融入了我们部室每个成员的努力。从折页框架结构内容确立,到图片拍照与筛选,无不凝聚总办全体成员的汗水。
而我要做的,就是将大家准备充足的素材,尽自己最大努力表现出来,展现给领导、给同事及宾客们我们绿色园区的风采!
如果说前两版折页是展示、是转折,那么这次便是突破,它凝聚了一年多的心血,从刚开始的设计构思到之后的反复几十次修改。我们的园区发展的很快,由于各项设施配置依次完善,每次修改后,总有一些新的信息可以展现,就拿使用中的图片来说,仅照片就反复更新优化很多次。由于拍摄空间、视角的局限,包括园区简介的全景图、1号楼客房、专家留学生公寓的公共厨洗间、康乐KTV、美发在内的这些图片,都是用2-6张原始照片拼合成全新的图片。先要统一这些照片素材的色调,再把每张图的透视角度调整一致,之后拼接每个照片边缘,保持连贯性,最后再加以调色、修饰……
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说是有快乐也有痛苦,但是我享受这种过程,它能让自己在这种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与综合素质,每当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大家的肯定时,是工作中最大的快乐!
展望新的工作年度,希望能够再接再厉,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再加强锻炼自身的设计水平和其他业务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与同事多沟通,多探讨。多关心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积极吸收新可参考的新颖观点,同时要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事,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来,为园区在来年能有更大的效益奉献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张艺馨(行政文宣)
随着中关新园的全面运营,各个部门的工作步入正轨,司机班的工作也是渐入佳境。经历了工地一样的工作环境,到现在优美如画的中关新园,跟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虽然司机班就我和姜艳辉两个人,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没有耽误过任何一个部门的用车。我们平时开动脑筋,把常用车的部门和1个月用1、2次车的部门记录下来,掌握他们的用车规律,熟悉到谁打来电话,我们就知道他大概要去哪里。要说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那我们甘愿做中关新园的车轮。
我们的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安全行车,从不怠慢,我们约定如果有时间,每天必看北京新闻频道晚21时播出的红绿灯节目,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我们相互提醒,平和心态,树立优良的驾驶习惯,让园区的同事和学校的老师,以及住在园区的客人都满意。
说道热情服务,相互补台,我来举个例子,11月27日的下午,天气挺凉,有一辆往园区送货的车,当它走到2号楼北面的马路上时,压翻了路面上的井盖,车连的前轮掉到了井里面,它随车带的千斤顶也无法把车顶上来,2号楼北面的路很窄,为了不影响交通,安保部主管鞠国锋把电话打到了车班,姜艳辉随即用金杯车的大千斤顶帮他们把车顶了出来。虽然事情不大,却充分能体现出各个部门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俗话说车辆时三分用七分养,只要保养做得好、及时,它就不会把你扔在路上。我们严格遵照车辆保养手册上的规定,来保养车辆(5000公里即3个月)保养一次。车辆的清洁更是车班的门面,我们利用每周两天两车限行的时间,打扫车辆内外卫生,每周确保至少清洗一次,努力做到见车如面。
下面是车辆的保养数据以及我和姜艳辉的全年出车次数、行车里程。车辆保养10次,加油5次。为园区车辆缴纳保险费用:京LU2172保险费用6170.83元,京H95319保险费用5302.91元,京E01744保险费用3526.75元,京KW3877保险费用4581.38元,京AD6181保险费用5706.81元。司机班全年出车602次,我出车330次,姜艳辉出车272次。全年行车24277公里,其中我行车13641公里,姜艳辉行车10636公里。每一个数字都是司机班辛勤努力的结果。
总之,一年工作的点点滴滴,要想通过年终总结来说清楚,不是很容易,这其中有辛苦有成绩,也有不足。我们车班的宗旨是聆听和跟随,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我也有了一定的经验,我在每周日晚上睡觉前,想一下有没有上周提前订车的部门和下周的工作计划,避免措手不及和重复出车。在今年的工作基础上,希望明年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最后祝中关新园和大家越来越好。――赵义(司机班组)
作为一名普通的花工,我2010年来到了园区,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实习生,这里的工作也是我第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那时我是既憧憬又彷徨,虽然有着多年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但毕竟是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一心想着要不怕苦累,努力工作。而今的我,经过了两年的学习与锻炼,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个人工作,默契配合的完成集体工作,并且开始为全局的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了。
我们是园丁,但我更愿意把我们形容为美容师,形容为医生。我们不仅仅是打药,施肥,种树,栽花的劳力工人,我们更是环境的美容师,是每一株绿色生命的医生,我们同样救死扶伤,同样医者仁心。
我们悉心照料着园区的每一棵植物,无论是盆栽的花卉,还是高大的树木,甚至路旁的一株小草,都让它们各显其能,为园区的绿化美化奉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我们在室外作业方面,除了浇水,施肥,灭菌,以及杀虫这些正常的养护工作外,更注重修复和新建草坪景观。现有的草坪由于自身的老化、人为损坏等多方面原因,其观赏价值已经大打折扣。在领导的指导带领下,我们将不好的草坪整合,重新播种种植。翻土,筛土,施底肥,平整,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土地下面多是石头和建筑垃圾,我们在挖的时候都笑说“锹锹都能碰到‘宝贝’”,每整理一小块地就能翻出两三双轮车的石头,将这一车车的建筑垃圾拉走清理后,还要把一车车筛好的土拉回来,待底肥和筛过的土拌匀平整后就要播种草籽了,从这时候起才是真正的麻烦开始,浇水要一天两遍,从不敢偷懒,炎热的天气会因为少浇一次水而让之前的辛苦付诸东流,然而在浇的时候更是要小心又小心,微小的草籽附在平整的土地上,水流稍微大一点就会把草籽都冲散。除了这些还要防着人为的破坏和鸟儿刨食,我们立围栏,多巡视,及时驱赶鸟类,为了这一片片的草坪,我们真可说是尽心又尽力。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移栽黄杨球和绿篱,种植从日本引进的15株日本樱花,为8号楼下沉广场处实验百花组合等等。
在室内作业方面,上半年依旧是管理4、7、9号楼,但我更想说说从7月份调到1、2、3号楼后的感想,对于2、3号楼,长年的更迭使得绿植品种过于繁杂,一个楼就有3、4个品种之多,十分不利于管理,对此情况,现正在对其进行统一化,最终达到我们‘一楼一品一景’的目标。而1号楼,对我又是一次挑战和学习的机会,虽然以前也是知道散尾葵和龙血在1号楼不太好养,而今自己亲自养护,有了更深的体会,龙血由于摆放位置光照不足导致蒸发量不足,这样就出现了两种极端,水多一点就会出现水涝现象,叶尖变黄变黑,长期还会烂根;水少一点则使植物出现萎蔫现象,看起来没有精神,如今经过长期的调换和摸索已经大大改善了以前的状况。而散尾葵作为最常用的会议绿植,自然也就最为重要,养护过程中也是问题多多,一是它易生介壳虫,白色的虫卵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如不及时治疗更会危及植物的生命;二是对水的要求很高,要考虑到环境的温湿度、盆土的保水量等多个方面。我就因为没有考虑全面吃过亏,刚接手1号楼后我按着以前的养护模式去管理,没多久散尾开始出现各种状况,一次次的修剪过后叶子依然泛黄,干尖,看着‘瘦身’了的散尾真是心疼又着急,后来得到了同事们的指点才意识到是我那固定式的养护方法出了问题。三是散尾体型高大,搬运过程中易折断。四是其在失去观赏价值后难以恢复,所以一个星期需要多次进行养护,才能确保生长良好。
在其他方面,我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为各办公室繁育桌花;为室外植物进行树种标示,上网查资料,求同事做图样,让安保部帮忙塑封;还有在宋老师带领下制作有关绿化的电子档案等等,虽然事情比较复杂,但却在无形中锻炼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教会了如何我与同事们互助协作,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且让我学到了很多除了绿化外的其他知识。
在中关新园工作了这么久,除了让我学到了工作经验,更让我明白了既要工作又要学习的道理,我觉得这比任何知识都重要,并且我也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技能。能有今天的一点点自我成长是与中关新园的工作氛围所分不开的,这里的领导们给我关心与指导,这里的同事们给我帮助与鼓励。
现在,新建成的温室大棚更是为绿化美化园区在硬件上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工作压力也大了,领导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今后我还要更加努力工作。
在绿化班,我是最年轻的,所以我也是最应该多学习的,在日常工作中向同事们学习,在闲余的时候多看一些有关园林方面的杂志和书籍,用更专业的知识技能为园区服务。
宋老师也总是鼓励我们多学一些知识,尤其是在北大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下,无论学的什么,学到多少,学习的过程才是重要的。所以明年我也想去平民学校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素质。我相信,通过一年的努力,在明年总结的时候我会有更大的进步。――杨钊(绿化班组)